
歐元區通膨隨時重返疫情時?
市場應該記憶猶新的是,4年前疫情爆發後,全球的供應鏈中斷,運輸價格大漲,原油需求上漲,不久之後,歐美通膨率大幅上漲到40年新高,歐美央行也因此啟動了急速的升息周期,目前美聯儲利率到達了5.5%的高峰,歐洲央行利率也漲至4.5%。
有趣的是,歷史往往有重演的可能。
近期的地緣沖突惡化,昨天英國公布的PMI數據全都高於前值和預期值,報告主要矛頭指向了普遍的運費上漲,制造業的通膨因此升至去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而供應商的交貨時間也在一年之後首度延長。
原因無他,就是與目前在紅海上的地緣沖突有關。
而令人擔心的是,英國的運費壓力上漲和交貨時間延長,很大可能將同時影響德法兩國,而實際上,目前整體亞洲運至歐洲的貨物即期運費已上漲了3倍,以此下去,歐元區和英國的通膨率可能在去年下半年終於明顯回落後再次大幅上漲。
要注意的是,歐美英央行過去的升息行動都是以希望壓力通膨為目標,假如歐英通膨重新上行,歐英央行的降息時間表和速度都會有所影響。
歐元區最新的12月CPI通膨為2.9%,是自去年4月以來再次上升,假如紅海局勢沒有改善,1-2月的通膨將會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