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文章
【聯準會降息來襲】美國降息如何影響市場?怎樣部署?
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連任期間,曾多次公開要求聯準會降息,並幹預其貨幣政策,目的是刺激經濟、穩定市場。近日,他更公開揚言「將出現大幅降息」,再次對聯準會主席鮑爾施加壓力,批評其行動遲緩,甚至暗示可能撤換其職位。聯準會是否會順應政治壓力?降息對美國經濟與全球市場會帶來哪些影響?本文將從五個面向切入,帶你全面了解「聯準會降息」的意義、時間點、決策機制與市場影響,並提供交易者與投資人因應策略。
一、降息是什麼?為什麼央行要降息?
「降息」是中央銀行調降基準利率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讓借錢變得更便宜。當利率下降,企業與個人貸款的成本降低,鼓勵更多消費與投資,有助於刺激經濟成長。在美國,這項政策由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簡稱 Fed)主導。聯準會透過調整「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間隔夜拆借的利率,來影響整體市場利率。當聯準會宣布降息,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房貸利率、信用卡利率等都會跟著下調,進而影響企業融資與民眾消費行為。
二、美國降息時間與週期
美國聯準會自1990年代以來,共啟動約 10次主要降息週期。這些週期多發生在經濟衰退前後,或市場出現重大風險時。每次的背景與目的略有不同,但核心目標都是刺激經濟、穩定金融市場與控制通膨。在近年,經歷2022至2023年的激烈升息循環後,美國聯準會(Fed)於2024年正式展開降息行動,並在下半年連續三次調降利率,分別為:
- 2024年9月19日:降息0.50個百分點,利率區間由5.25%-5.50%降至4.75%-5.00%
- 2024年11月8日:再降息0.25個百分點,降至4.50%-4.75%
- 2024年12月19日:第三次降息0.25個百分點,利率區間降至4.25%-4.50%
這三次降息符合市場預期,標誌著聯準會的政策重心已從「抗通膨」逐步轉向「支撐經濟成長」。儘管通膨壓力與政治變數加劇,使得降息決策變得更加謹慎,但根據聯準會最新公佈的點陣圖與官員的公開表態,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在 2025 年仍有可能再次降息。
三、降息機制及部門:誰決定美國要不要降息?
美國的降息決策並非由總統或財政部直接主導,而是由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簡稱 Fed)內部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負責制定。這是一個由12位成員組成的決策團隊,包括聯準會主席、副主席,以及各地區聯邦儲備銀行的總裁。
FOMC 的運作方式
FOMC 每年召開約八次會議,根據最新的經濟數據(如通貨膨脹率、失業率、GDP 成長率等)來決定是否調整利率。會議結束後,聯準會發布聲明,說明利率決策的理由與未來政策方向。此外,FOMC 也會公佈一份名為「點陣圖(Dot Plot)」的文件,顯示每位委員對未來利率走勢的預測。這份圖表成為市場判斷利率走向的重要依據。
聯準會的獨立性與政治壓力
雖然聯準會是一個獨立機構,其決策不受白宮直接幹預,但總統的言論與政策方向仍可能對市場與聯準會形成壓力。例如川普多次公開批評聯準會升息過快,並要求降息以配合其經濟政策,這在市場上引發高度關注。聯準會在做出降息決策時,必須在維持物價穩定與促進充分就業之間取得平衡。若通膨過高,即使面臨政治壓力,也可能選擇暫緩降息,以避免經濟過熱。
四、聯準會降息會帶來什麼股市及經濟影響?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聯準會的降息政策通常引發市場連鎖反應,影響層級涵蓋股市、債市、房市、匯率與通膨。但其影響並非單一方向,且可能因市場預期、地緣政治與通膨走勢而改變。綜合不同分析,降息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帶來資產價格上漲,但中長期仍需審慎觀察。以下是幾個主要影響面向:
1. 股市:資金成本降低,利多風險資產
降息有助於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消費者支出增加,有助於企業獲利能力的成長。同時,低利率環境也使得定存與債券報酬率下降,資金更傾向流入股市(https://www.forextime.com/zh-tw/trading-instruments/stock-trading),推升股價。科技股與成長股相對受惠,因估值高度依賴未來現金流。而房地產與金融類股也因房貸利率下降有利房市,銀行則受惠於貸款需求上升。
美國降息對中國股市亦帶來影響。美元走弱可能會推升人民幣匯率,吸引外資流入中國市場,獲利 A 股。然而,這類利多往往集中在降息初期,若市場預期經濟疲軟或企業獲利無法跟上估值,股市反而可能出現修正,需審慎評估。
2. 債市:殖利率下滑,債券價格上升
降息會使新發行的債券利率降低,市場上既有高利率的債券因此更具吸引力,價格上漲。這對持有長期債券的投資人來說是利多,但也意味著未來債券投資報酬率可能會下降。
3. 房市:房貸利率下降,購屋需求上升
降息直接影響房貸利率,使得購屋成本降低,刺激房地產市場。對於首次購屋者與投資型買家而言,低利率環境短期提供了進場誘因。
4. 黃金:避險需求上升,價格可能走高
降息與美元走弱通常利好黃金交易(https://www.forextime.com/zh-tw/trading-instruments/spot-metals),因持有成本下降、避險需求上升。但若市場風險偏好回升,資金可能轉向股票等高報酬資產,黃金漲勢可能受限。
5. 匯率與通膨:美元可能走弱,進口物價上升
降息通常會導緻美元貶值,因為資金可能流向利率較高的國家。美元走弱會推升進口商品價格,進一步加劇通膨壓力。若通膨失控,聯準會可能重新升息,形成政策拉鋸,對市場造成不確定性。
6. 消費與投資:信心回升,經濟動能增強
整體而言,降息有助於提振消費與投資意願,短期內可望帶動經濟成長。但若降息過度或市場預期疲軟,可能引發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反而不利長期穩定。
五、降息是危還是機?投資人如何因應?
聯準會降息對投資人而言,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降息雖然能推升資產價格,但也可能伴隨通膨上升、匯率波動與市場過熱等風險。投資人若能掌握降息週期的特性,適時調整資產配置,將有機會在波動中穩健獲利。
1. 降息週期的投資策略
- 提高風險資產比重:在降息環境下,資金成本降低,股票、房地產、REITs 等風險資產表現通常較佳。
- 降低現金與短期債券部位:低利率使得現金與短期債券報酬率下降,資金可轉向報酬潛力更高的標的。
- 關注通膨與政策反轉風險:若通膨回升過快,聯準會可能重新升息,投資人需留意政策反轉的訊號。
2. 降息期間可關注的投資產品
在降息環境下,以下幾類金融產品相對具備潛力,值得投資人參考與評估。當然,仍需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當時的技術分析進行調整與判斷:
類型 |
說明 |
降息環境下的優勢 |
成長股 |
科技、消費、創新產業 |
利率下降有助於企業融資與估值提升 |
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 |
投資商用或住宅不動產 |
房貸利率下降,房市活躍,租金收益穩定 |
新興市場基金 |
投資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經濟體 |
美元走弱有利資金流入新興市場 |
黃金與避險資產 |
黃金、日圓、瑞郎等 |
降息與通膨上升時,避險需求增加 |
3. 投資人應對重點
- 定期檢視資產配置:根據利率走勢與經濟數據,調整投資組合比例。
- 關注聯準會會議與聲明:FOMC 的政策方向與點陣圖是判斷利率走勢的關鍵。
- 保持彈性與風險控管:即使在降息環境中,也需設立停損點與風險預警機制。
結論:掌握降息週期,穩健因應市場波動
從川普施壓聯準會降息,到市場對利率政策的高度敏感,降息不只是貨幣政策的技術調整,更是牽動全球資本流與投資信心的關鍵因素。長期投資人、短線交易者,或剛開始接觸金融市場的新手,皆應該瞭解降息的機制與影響,並制定相應策略與部署。降息可能帶來資產價格上漲的機會,也可能隱含通膨與政策反轉的風險。唯有持續關注聯準會動向、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並搭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市場分析,才能在利率變動的浪潮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