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I hero image FXI hero image

學習文章

【樞軸點教學】認識Pivot Point指標用法及計算方法

在金融交易市場中,樞軸點(Pivot Point)是一種經典的技術指標。它能幫助交易員判斷市場方向、預測可能的反轉點,以及確定潛在的支撐位與阻力位。對於新手來說,樞軸點指標因其計算公式簡單且應用靈活,成為快速上手的理想工具。本篇文章將圍繞樞軸點的計算方法、交易策略以及應用技巧,為您提供深入解析,幫助提升交易效率與準確性。

樞軸點是什麼?

樞軸點(又稱:軸心點,英文:Pivot Point)是一種基於前一交易時間段的價格數據(包括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計算得出的技術指標。它主要用於衡量當前市場的整體方向,並幫助交易員預測潛在的支撐位與阻力位。

作為技術分析中的重要工具,樞軸點有以下特點:

  • 簡單易用:基於固定公式計算,適合新手快速掌握。
  • 靈活應用:適用於多種交易類型,包括日內交易、短線交易及中長線分析。
  • 實用性強:能精準計算市場反轉點,輔助交易決策。

樞軸點的應用(Pivot Point用法)

樞軸點能為交易員提供多方面的實用價值,包括以下用途:

 1. 判斷市場趨勢

  • 價格高於樞軸點:市場看漲,趨勢可能向上延續。
  • 價格低於樞軸點:市場看跌,趨勢可能進一步走低。

 2. 計算重要價格區間

通過樞軸點公式,可以快速確定市場的支撐位(S1、S2、S3)和阻力位(R1、R2、R3),為交易員設定目標價位提供參考。

3. 提供交易參考

樞軸點能幫助交易員識別進場和出場時機,例如:

  • 進場點:價格接近支撐位並反彈,或突破阻力位。
  • 止損點:設置在樞軸點附近,以應對價格的意外波動。

 4. 適用於多種交易時間框架

隨著技術進步,樞軸點不僅適用於日線圖,還廣泛應用於周線、月線以及短線交易中。接下來,我們將深入介紹樞軸點的計算方法,幫助您更好地理解並運用這一指標。

 1. 軸心點計算公式

樞軸點的計算方法簡單且直觀,其標準公式基於前一完整交易時段的價格數據(包括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用於確定當前市場的潛在拐點。以下是詳細的計算公式:

 1. 樞軸點(PP)

樞軸點(PP)是核心,根據公式計算:

  • 樞軸點 (PP)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收盤價) ÷ 3

 2. 阻力位(Resistance Levels)

  • 阻力位3(R3) = 最高價 + 2 × (樞軸點 − 最低價)
  • 阻力位2(R2) = 樞軸點 + (最高價 − 最低價)
  • 阻力位1(R1) = (2 × 樞軸點) − 最低價

 3. 支撐位(Support Levels)

  • 支撐位1(S1) = (2 × 樞軸點) − 最高價
  • 支撐位2(S2) = 樞軸點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支撐位3(S3) = 最低價 − 2 × (最高價 − 樞軸點)

 樞軸點的核心計算原理

樞軸點是以近期完整的K線數據(如日線、周線或月線)為基礎計算得出的。透過公式計算出樞軸點(PP)後,可以快速得出相應的支撐位(S1、S2、S3)和阻力位(R1、R2、R3)。這些數據為交易員提供了市場的關鍵價格區間,幫助制定交易計劃。

為何樞軸點如此重要?

樞軸點及其支撐位、阻力位被稱為「領先指標」,因為它們能夠提前預測市場可能的反轉點及其方向趨勢:

 看漲情境:

  • 當價格高於樞軸點(PP)時,市場情緒被認為是看漲的。
  • 價格可能進一步向上測試阻力位(R1、R2、R3),延續上升趨勢。

看跌情境:

  • 當價格低於樞軸點(PP)時,市場情緒被認為是看跌的。
  • 價格可能進一步向下測試支撐位(S1、S2、S3),延續下降趨勢。

如何利用樞軸點交易策略?

1. 做多交易策略

在樞軸點上方進行做多操作時,價格可能在**第一阻力位(R1)**附近遇到阻力。這為日內交易員提供了鎖定潛在利潤的良好機會。如果價格能強勢突破第一阻力位並保持上升趨勢,交易員可將目標設定在更高的阻力水平(如第二阻力位 R2 或第三阻力位 R3),以尋求更大的收益。

為了管理風險,建議將保護性止損設置在樞軸點下方,這樣可以在價格意外反轉時,及時止損離場,從而有效保護資金安全,避免遭受重大損失。

1

2. 做空交易策略

同樣地,在樞軸點下方進行做空操作時,價格可能在第一支撐位(S1)附近獲得支撐,為日內交易員提供實現潛在利潤的機會。如果價格突破第一支撐位並延續強勁的下行趨勢,交易員可以將目標設定在更低的支撐位(如第二支撐位 S2 或第三支撐位 S3),以挖掘更多盈利空間。

與任何其他交易策略一樣,樞軸點系統交易策略也需要嚴格的風險控制。建議將保護性止損設置在樞軸點上方,以防止價格突然反向波動時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從而有效保護交易員的資金安全。

1

3. 區間震盪與突破交易策略

在橫盤整理的市場中,價格走勢往往受限於樞軸點(PP)和第一阻力位(R1)之間。價格可能從樞軸點反彈上升,或從第一阻力位回落下行,這為區間交易員提供了買入和賣出的交易機會。

當價格向上突破第一阻力位(R1)時,市場很可能進一步向第二阻力位(R2)推進,而此前的第一阻力位(R1)將轉變為支撐位。同樣地,若價格向下跌破樞軸點(PP),則價格目標可能指向第一支撐位(S1),而樞軸點(PP)將變成新的阻力位。

1

同樣,當價格波動於樞軸點(PP)下方時,可能會在第一支撐位(S1)獲得支撐並向樞軸點反彈。這種價格行為在樞軸點與第一支撐位之間形成了一個明確的區間,為交易員提供了短線交易機會。

1

當價格陷於樞軸點和第一支撐位構成的區間內時,交易員可以採用以下策略:

  • 買入機會:當價格在第一支撐位(S1)附近獲得支撐並反彈時,考慮進場買入。
  • 賣出機會:當價格接近樞軸點(PP)並出現回落跡象時,考慮平倉或進行賣出操作。

這種區間交易策略適用於震盪市場,投資者需靈活運用,以在價格反彈和回落之間獲取穩定的利潤。同時,建議設置嚴格的止損點,以應對價格突破區間時的風險。

1

軸心點的不同算法

樞軸點指標是技術分析中常用的工具,用於計算市場的關鍵轉折點。雖然標準計算方法最為常見,但實際上,樞軸點共有五種主要算法,分別是:

  • 標準算法(Standard)
  • 斐波那契算法(Fibonacci)
  • TD系列指標(德馬克指標,Tom Demark's Indicator)
  • 伍迪指標(Woodie’s Indicator)
  • 卡瑪利拉樞軸點(Camarilla Pivot Points)

所有樞軸點算法大多基於前一交易期的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來計算樞軸點。然而,不同方法存在細微差異。例如,德馬克公式根據開盤價與收盤價之間的關係,選擇三種公式之一來計算基礎值(X),進而確定樞軸點。而卡瑪利拉算法則使用當前交易期的開盤價作為計算基礎。這些算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對每個樞軸點水平(包括樞軸點、支撐位、阻力位)分配的權重不同,並且各價格水平之間的距離也有所差異,這會影響支撐和阻力的具體位置以及適用場景。

結語

作為交易市場中歷史最悠久的技術工具之一,樞軸點指標為判斷市場走勢方向提供了一種簡單而高效的方法。當價格高於樞軸點時,市場傾向於上行;而當價格低於樞軸點時,市場則傾向於下行。此外,樞軸點還能幫助快速計算潛在的支撐位和阻力位。這些水平可能成為價格波動的關鍵區域,限制價格進一步突破,或在供需的強勁推動下促使價格脫離區間。然而,與任何其他技術分析工具一樣,單獨依賴樞軸點指標可能存在局限性。將其與其他指標(如震盪指標)或K線反轉形態結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確認市場走勢,從而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實現更大的盈利。

希望通過這篇樞軸點指標的基礎講解,您能清晰了解其計算公式及應用方法,並學會如何利用樞軸點來制定合理的出入場策略,助您交易成功!

 了解富拓更多交易信號

加入FXTM富拓​
盡享超低成本交易​